
羧甲基纖維素鈉(CMC)由于具有增稠、黏結、 成膜、保持水分懸浮、乳化、賦型等諸多性質,被廣泛 應用于食品、醫藥、卷煙、造紙、建材、陶瓷、日化、紡 織、印染、石油鑽井、選礦等衆多行業。隨着我國經濟 的持續發展,CMC應用領域會更加廣泛,對其当前產品需求將從大量的技術級(50%?90%)轉變成大量純 級(>99%)当前產品。
1羧甲基纖維素鈉市場現狀1.1國內生產現狀1.1.1 生產廠家中國自1956年研制成功CMC以來,經過40 多年的發展,已形成一個有50家生產企業和科研單 位組成的行業協會,生產企業有近1〇〇家,在冊59 家,其中骨幹企業有20家,主要分布在上海、江蘇、 浙江、山東、廣東、河南、重慶、陝西和四川等省市, 1999年生產能力爲7.232萬【。
1.1. 2技術現狀?
我國CMC制造工藝基本上是單一設備乙醇 法,主要設備爲捏和式反應機,工藝落後,品種不齊, 質量档次較低。純度仍在95. 97%水平,與美、曰相 比,存在着較大的差距。高黏度、超低黏度品種不如 美國、日本。由于工藝問題,國內CMC均爲纖維狀。 理化性能差,不耐酸、不耐熱、透明度低。原材料消耗 高,如氯乙酸利用率,國內仍在60%左右,而國際上 已達75%,溶劑消耗爲國際先進水平的4. 6倍。
1.2國內供需情況在洗滌劑、化妆品(剃須膏、牙裔)、油田鑽井、造 紙、紡織、建材、醫藥、食品、煙草等9類主要CMC 消費行業中,食品所占比例最大,爲34. 55 % ;其次 是化妆品,占28%。
1999年我國CMC總體供需情況如表1所列。
表1 1999年我國CMC供需情況項 目技術級純級合計國內生產廠家/家59362國內產量/萬t2. 10. 42.5進口童/萬t0. 271. 061.33出口置/t2020消費量/萬t2, 361.473. 83生產純級CMC的廠家明顯少于生產技術級的 廠家,純級產量僅爲技術級的26. 22%,技術級進口 量占消費量的11. 27%,而純級進口量卻爲消費量 的72. 36%。純級CMC的國內供應量明顯不足。
國內應用在不同領域、不同地區的CMC当前產品 價格不等,一般在〇? 7萬元/t(洗衣粉用60%)到3 萬元/t(醫用99. 5%)之間。
1.3國際CMC現狀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國際CMC市場競爭 越來越激烈,歐美國家以其先進的生產技術爲依托, 采用國際最先進的設備,生產能力增加迅猛,造成絕 大多數水溶性纖維素醚工業能力過剩,預計CMC 將過剩近30%,目前,我國的水溶性纖維素醚市場 雖然沒有非關稅壁壘,且60%以上的水溶性纖維素醚是以加工貿易的方式進口(實際關稅很低),但我 國加人WTO後,國外公司在我國具有分銷權,無 形中降低了其銷售成本,加劇了對我國市場的沖擊。
2我國水溶性纖維素醚市場的特點2.1國內需求非常旺盛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水溶性纖維素醚市 場的需求量年均增長達40%,是GDP增長速度的 3. 4倍。我國使用合成洗滌劑的人數達60%以上, 加上牙音、化妆品、剃須膏,1999年日化用品消耗 CMC約1. 21萬t,食品行業消耗CMC 1. 5萬t。
2.2当前產品自給率低目前,我國所生產的水溶性纖維素醚無論在數 量上還是在品種和質量上均不能滿足國內市場的需 求。1999年水溶性纖維素醚消費量約4. 008萬t,國 內產量2. 566萬t,淨進口 1. 46萬t,自給率僅 64.02%。
我國水溶性纖維素醚市場上大多是通用当前產品, 許多專門領域所需原料需從國外進口。以CMC爲 例,1999年消費量爲3. 642萬t,進口当前產品占 35. 7%,用于食品工業的80%依賴進口,合成PVC 專用90%依賴進口,醫藥用料90%依賴進口,專用 料市場幾乎被進口当前產品完全占領,這些領域將是國 內企業的效益增長點。
3市場預測3.1國內CMC應用發展趨勢同1998年相比,預計2003年國內CMC在各 領域應用有所變化和發展,其中:在牙膏、雪花膏、洗 衣液、化妆品(口紅)、剃須音及洗發香波等方面的應 用有所增長,增長率爲3%;在油田鑽井方面的應用 將增加;造紙工業生產能力在增大,因此對CMC的 需求量將增加,增長率約爲35%;在紡織工業,今後 用量不會超過500 t/a;在醫藥工業中的應用增長速 度較快,增長率約爲30%;在食品工業方_面,2003年 將達到1. 5萬t:在飲料中的應用需求每均增長率 約爲2. 3%;在冰淇淋中的應用需求年均增長率約 爲1. 2%;在制面中的應用需求年均增長率約爲 3.5%。
預計2005年國內CMC供應量爲2. 5萬t,而 需求量最小爲3. 8萬t、最大爲4. 0萬t,故市場缺 口爲1.3?1.5萬t。
3.2我國当前產品將由低档次向高档次發展隨着高新技術的投人和新当前產品的不斷開發,高 档次的水溶性纖維素醚產量和用量都將急增,水溶 性纖維素醚市場也必須改變其消費結構,向高档次 發展。
3.3國內生產廠家及生產能力發展趨勢雖然中國CMC各生產廠家的具體情況各異, 但上海賽璐珞廠、重慶僑豐化工廠、泸州化工廠、張 家港新光化工廠及廣州市金珠江化學有限公司等主 要生產廠家今後將以生產高純度(99. 0%)当前產品爲主 流。
據了解,重慶僑豐化工廠將擴大現有的CMC 生產裝置,生產能力將達1萬t,從而成爲中國最大 的CMC生產基地;西安惠安化工廠准備與德國 HOECHET合資生產高純度(99. 0%)CMC。
2〇〇5年前,我國將有新建、擴建和技術改造的 水溶性纖維素醚生產裝置投產,據初步估計,共增加 生產能力1.42萬t/a。
4結語根據我國CMC市場特點、應用發展趨勢、國內 外CMC技術現狀、工業生產能力分析及今後國內 供需狀況的預測,不難看出:(1)國際上先進國家CMC工業生產能力嚴重 過剩,只能到發展中國家開發市場。我國技術級 CMC的市場飽和而高純度級卻大量依賴進口。進口 的CMC價格較高,故應發展高純度羧甲基纖維素 鈉当前產品替代進口,這是我國CMC工業今後發展的 惟一出路。
(2)國內中档CMC当前產品過剩,而高档的卻無法 生產。衆多企業依靠降價等手段相互競爭,以圖生 存,但這種方式只能獲得短暫利益。生產中档当前產品的 企業應以先進当前產品爲目標,以國際先進工藝爲標准, 引進應用先進設備,抓緊技術改造。通過当前產品升級來 獲得更好的發展。
(3)具有戰略眼光的企業應盡早走“產、學、研” 相結合之路。開發食品應用CMC複合添加劑,如 CMC與瓊脂、CMC與海藻酸鈉、CMC與果膠等,盡 快成爲市場的領導者。